欢迎进入塑料破碎机、塑料粉碎机网站!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服务热线 13964220277

榆社路漫漫其修远兮,再生塑料产业何时逆袭?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4 15:25:01点击:1660
路漫漫其修远兮,再生塑料产业何时逆袭?
近年来,因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国际范围内环保动作的开展愈加频繁,尤其是此前巴塞尔公约修正案的通过,更是将塑料的再生回收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本月初,习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目标,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再生塑料作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优点的再生资源赢得了大众青睐。就目前全球再生塑料的发展现状而言,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受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意识的提高以及在各国、各地区环保政策约束的共同影响,出于主动或是被动,再生塑料的使用率上总体来说相对增加,越来越多有关再生塑料的科研成果进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发达在这方面的经验更多。
  国外再生塑料的应用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澳洲饮料公司将扩大对再生塑料的使用,所有600毫升及以下规格的产品将全部使用再生塑料,70%的饮料瓶将在本年年底前实现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
  波兰春天: Poland Spring的矿泉水已经实现其包装使用再生塑料制作,并承诺到2022年时实现该品牌纯净水产品组合使用再生塑料包装,以及推动雀巢饮用水北美公司对再生塑料使用率分别在2021年实现25%和2025年实现50%使用率的目标。
  三得利:日本三得利饮料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在其60%的产品中采用再生塑料。
  东京奥组委:6月12日东京奥组委表示,将在明年举办的夏季奥运会上使用全部以再生塑料打造的领奖台,火炬手的制服的部分用料也将由再生塑料打造。
  Estrima:工作室Mandalaki与意大利电动车厂商Estrima此前在米兰设计周期间共同推出了一款再生塑料概念车型,全车使用了80%的再生塑料。据悉7月份将正式商业发布,预计在2020年底前将生产由再生塑料制成的汽车。
  再生塑料深陷窘境
  目前再生塑料主要通过机械回收循环再造、化学循环再造和原料循环再造三种途径产出,机械循环法生产出的就是平时我们所见的再生料颗粒。事实上,再生塑料和新料相比,低廉的价格是它的优势。但是在拓展更多可应用领域方面,再生塑料的缺点正是其大阻碍。
  再生塑料本身性能降低
  再生塑料的材质的颜色、性能都有变化,例如PVC经再生挤出之后颜色会越来越深直至不透明褐色、粘度逐渐下降,PP再生料会发黄且粘度改变等。经过多次的分子链剪切之后,再生塑料性能和新料相比下降很多,透明度低、耐热性差、易老化、易燃和燃烧易释放有毒气体,循环次数越多,性能越差。
  卫生安全问题
  再生料中杂质较多,除了生产时余下的水口废料之外,经流通回收来的废塑料杂质都相对较高,甚至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食品和药品方面,对塑料的要求是更加严苛的,再生塑料的准入门槛将更高!
  我国再生塑料回收现状
  回收是塑料进入再生循环的站,我国虽然在城乡各地设立了许多资源回收亭,但是养成全民意识和完善监管机构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建设完备的用于回收的基础设施受政府方面的资金和政策影响,对再生塑料回收交易集聚区的整合也将是长期工作。
  从限塑到禁塑,我国对垃圾固废分类回收的关注和整治力度也在逐年增加,经过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和科研投入,我国的再生塑料产业正逐渐步入正轨,一批较具规模的回收、加工、交易集散地正在逐步形成,生产模式不规范的小企业也在监督中或是退出市场或是驶入转型升级车道。在未来,集加工集群化、市场交易集约化、市场和价格为导向于一体,产品质优、类多、科技含量高将是我国再生塑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有机构数据表明,我国再生塑料颗粒的生产主要在PVC颗粒、PE颗粒以及PP颗粒方面。其中PVC颗粒占比达35%,PE颗粒也达到34%,PP颗粒在28%左右。生产区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占总比的35%和28%。
  此外,在媒体关于循环经济的调研中8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置有回收再生设备,可见我国国内企业对该方面的意识已经有所提高。且得益于环保红利政策,我国再生塑料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也渐呈踊跃态势。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绿色制造工程的实行将推进到整个制造业,再生塑料加工企业也将进行转型升级,由此改善目前该产业的短板。
  结语:迄今为止,我国在再生塑料产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整治和推动整个产业升级方面依然会是长期工作。层面上推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养成和针对再生塑料的政策优惠、监督把控、制度完善推进作为外部因素,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企业对内的管理和技术升级是为内部因素,加之社会科技进步的推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将是再生塑料产业的升级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跳板。

  资料参考:全塑联、废塑料新观察、CPRJ中国塑料橡胶
相关标签: